據山西汾酒發(fā)布的公告,預計2020年公司實現(xiàn)營收137.91億元-140.91億元,同比增長16.08%-18.60%,實現(xiàn)利潤總額40億元-44億元,同比增長38.41%-52.25%,歸母凈利潤29.50億元-32.40億元,同比增長41.56%-55.47%。
據山西汾酒發(fā)布的公告,預計2020年公司實現(xiàn)營收137.91億元-140.91億元,同比增長16.08%-18.60%,實現(xiàn)利潤總額40億元-44億元,同比增長38.41%-52.25%,歸母凈利潤29.50億元-32.40億元,同比增長41.56%-55.47%。
但在“營收過百億,凈利潤超40億”的背后,一直有“不和諧”的質疑之聲,資本市場方面,關于山西汾酒業(yè)績指標與股價脫節(jié)的質疑不絕于耳。另外,白酒銷售業(yè)務上,中高端產品占比份額有限,始終是困擾山西汾酒進一步提升凈利潤的“絆腳石”。
對于“直面而來”的種種聲音,山西汾酒方面不止一次對外表示,“未來將不斷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中高端產品占比,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細化費用管控,聚焦重點區(qū)域,重點布局長江以南市場,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市場業(yè)績實現(xiàn)大幅度增長!
由山西汾酒的表態(tài)可以看出,接下來的2021年,資源聚集中高端產品,繼續(xù)加大市場推廣投入將是“重中之重”。與此同時,有業(yè)內人士直言,放眼白酒行業(yè)“到處在廝殺”,山西汾酒的品牌全國化需要“更快一些”才行。
銷售費用“增加”,為的是品牌力“向上”
目前來看,業(yè)內關于山西汾酒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其居高不下的負債率與銷售費用。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山西汾酒的資產負債率為46.24%。而同時間范圍內,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91%、29.84%、20.32%。此外,2020年前三季度,山西汾酒銷售費用為19.69億元,同比增加18.69%,明顯高于當期營收13.05%的同比增速。
賺錢的速度比不上花錢的速度?山西汾酒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包括舉辦“長城之巔 、大國之釀”在內,全國范圍連續(xù)舉辦了多場大型品牌推廣活動,廣告制作費用、宣發(fā)費用、場地費用等等。因此,大筆的資金投入短期內被“花掉”,企業(yè)利潤率被拉低。
對此,多位業(yè)內人士的看法則是“不應單看數據‘論成敗’,品牌投入后的回報肯定不會立竿見影!笔紫纫稽c,全國重點城市開展上規(guī)格的大型活動,山西汾酒的品牌號召力、影響力得以提升。必須強調的是,沒有一筆銷售費用的錢會是白花的。
其次,單純對比“賺錢、花錢”的速度不適宜用在山西汾酒等生產企業(yè)中,品牌全國化是量變到質變的“厚積薄發(fā)”,以前沒有“一夜成名”的先例,以后則更加困難。隨著白酒行業(yè)格局的日趨穩(wěn)定,大品牌競爭的越發(fā)激烈,用于品牌推廣、市場開拓的費用不會減少。
從企業(yè)、品牌發(fā)展的角度看,山西汾酒真正急需的不是錢,而是如何才能順利“過江”,擴大旗下產品的銷售范圍,從而整體上提升營收、凈利潤與品牌力。
長江以南市場是山西汾酒的“雙翼”
當前的山西汾酒縱然不再是80年代“汾老大”。但自2017年進行改革后,完成多方面升級、創(chuàng)新的山西汾酒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歷史名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白酒行業(yè)僅一擁有“汾”、“竹葉青”、“杏花村”三大中 國馳名商標的企業(yè),卻也當之無愧是業(yè)內的“猛虎”。
業(yè)內專家認為,從2020年山西汾酒的市場布局不難看出,聚焦高端青花汾系列,憑借更立體的的品牌推廣宣發(fā)活動擴大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進而帶動山西汾酒整體的業(yè)績提升。
而在這個過程中,山西汾酒明顯更重視對“長江以南”市場的開拓。一方面,北方市場的開發(fā)程度高,進一步擴大銷量的難度大、耗費多;另一方面,南方市場文化風氣更加開放,對白酒產品的接納度更高。
從效果來看,山西汾酒過去一年的努力“斬獲頗豐”,在今年春節(jié)期間,多個長江以南市場傳來山西汾酒旗下核心產品“售罄的消息”。廣東一位酒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玻汾、青花30等核心產品都是斷貨狀態(tài)!
長江以南市場被山西汾酒打開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到那時,山西汾酒便是“猛虎再添雙翼”,真正迎來騰飛!(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