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000384.com/baijiuzs/ 2021-04-20 閱讀數(shù):858
別的地方釀酒大都用高粱,而這里的人釀酒用青稞,這里就是青海。
青稞主要種植于我國西藏、青海、甘肅的甘南等海拔2700米以上的青藏高寒地區(qū)。獨特的種植地帶使得青稞基本生長在無污染環(huán)境,具有純凈、天然、綠色、有機的品質。青海省青稞種植面積高達100萬畝以上,青稞產量約占全國藏區(qū)青稞總產的20%。
青稞是一種禾谷類作物,在青藏高原的栽培歷史已有3500年,是藏族人的主要糧食。用青稞釀酒的歷史也已經非常久遠了,遠在400余年的明末清初以前,民間就有以青稞為原料用土法釀酒的歷史,也有史書記載,公元七世紀,唐文成公主從長安遠嫁吐蕃,把漢地先進的釀酒技術傳到藏地。
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當?shù)氐尼劸乒に囘M一步完善,以當?shù)厥a的青稞為主要原料釀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威遠燒酒,并逐步形成實力雄厚的“天佑德”、“義永合”、“世義德”、“文玉合”、“義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釀酒作坊而聞名。
各地商賈紛紛趕著騾馬,翻山越嶺來此馱酒,沿途聞香而來的買酒者絡繹不絕,因此,民間曾流傳著“馱酒千里一路香,開壇十里游人醉”的佳話。
1952年,青海互助縣在天佑德酒坊原址基礎上整合了永慶和、世義德、文玉合、永勝和、義興成等八大老牌釀酒作坊,組建國營互助青稞酒廠。
2005年,瀕臨破產的青;ブ囡茝S被青青稞酒納入麾下,現(xiàn)已成為國內19家上市酒企之一。
青青稞酒擁有10萬畝有機青稞種植基地,采用600多年歷史傳承的"清蒸清燒四次清"傳統(tǒng)工藝,原料清蒸,輔料清蒸,清糟發(fā)酵,清蒸流酒,用花崗巖窖池發(fā)酵的四次操作,為公司特有,2009年9月被認定為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我國十二大香型白酒分類中,青稞酒屬于清香型白酒,具有純正芳香、入口綿柔、醇厚豐滿的特點。
現(xiàn)有的青稞酒大致可以分為非蒸餾型的傳統(tǒng)壇裝青稞咂酒、正在發(fā)展的瓶裝青稞咂酒和蒸餾型的高酒度青稞白酒、低酒度的青稞烤酒,以及調配有其它成分的調配青稞酒,如配有各種中藏藥材或者蔬菜花果等。
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以青稞酒為載體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特有的魁力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酒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獨秀。
青稞酒怎么釀?
釀造青稞酒無須復雜的程序。在藏區(qū),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制。釀造前,首先要選出顆粒飽滿、富有光澤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凈,用水浸泡一夜,再將其放在大平底鍋中加水燒煮兩小時,然后將煮熟的青稞撈出,晾去水氣后,把發(fā)酵曲餅研成粉末均勻地撒上去并攪動,然后裝進壇子,密封貯存。如果氣溫高,一兩天即可取出飲用。
青海是青稞酒的故鄉(xiāng)。青海人在釀造青稞美酒的同時,也釀造出了許許多多的酒話。青海人家里辦事情,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得缺了酒。
青海人說:“酒是先行官,萬事它為先”。他們以為,酒與禮義是同在的,“桌上無酒沒禮義”,缺了酒,該行的規(guī)程沒法兒行;缺了酒,該說的話也沒法兒說出來,因為“草里的兔兒只有狗才能攆出來,心里的話兒只有酒才能攆出來”。
“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正是自古以來青海酒文化的真實寫照。
青海省位列全國能喝的城市前列,就連青海的俗語里有都這樣一句名言:"麻雀都能喝二兩",可見青海人有多能喝。俗話說“認識青海,先要認識青海湖;認識青海人,先要和青海人喝上一場酒!
青海人喝酒也不愛下酒菜,青海人自己將這種喝法稱之為“干喝”,干喝有干喝的味兒。他們認為酒是糧之魄,水之魂,本是瓊漿玉液,不能用油膩膩的菜去糟踐它。
但青海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這里居住著藏族、土族、撒拉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數(shù)民族,不同的民族又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民族喝酒又有不同的規(guī)矩。
土族
土族敬客人酒時,在碟子里放三個酒杯,斟滿酒之后唱敬酒歌敬酒,客人用無名指蘸酒三次向空中彈拋,表示敬天、地、神,然后喝三杯酒,如果不會喝酒,也要端起酒杯蘸酒三次彈向空中,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藏族
藏族平時如有客至,敬奶茶不敬酒。但逢年過節(jié)及喜慶時,如有客人到來則必須敬酒。
敬酒時主人先斟酒一杯或一碗,奉獻于客人前,客人雙手接過后,必須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干,等主人再斟滿,這時客人才一口喝干。此后,有酒量的客人繼續(xù)喝,無酒量的可以不喝。唱酒曲是藏族飲酒時的一大特點。
蒙古族
對于生活在青海的蒙古族來說,用酒敬客是他們的傳統(tǒng)方式,通常主人將美酒斟在三個銀碗中,用雙手托在哈達上,唱起傳統(tǒng)的蒙古族敬酒歌,敬獻給客人,客人若推讓不喝,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
因此,客人應接住酒碗,用無名指蘸酒分別向天、地、火爐方向彈一下,以示敬天、地、火神。若不會喝酒,可用嘴唇接觸酒碗,表示接受了主人的情誼。
漢族
漢族在親朋聚會、喜事酒宴上,主人或主辦者要首先向在座的年長者、貴賓敬酒,然后依次向其他在座者敬酒。
對年長者敬八杯酒,以示“八福長壽”;朋友之間一般敬六杯酒,表示“六六大順”,萬事如意;再就是敬四杯酒,取“四季發(fā)財”之意,一般是敬做生意的人的,對不會喝酒的人也敬兩杯,一般是不能敬一杯的。
青海有句俗語喝雙不喝單,實在不能喝酒的,就敬一杯,當然也有吉祥的話語,那就是“一定高升”。如果是在家中,主人敬完了,還有其他人也會敬的。作為客人也可以回敬。
猜拳
猜拳也是青海人酒桌上非常普遍的游戲,可以說是但凡有酒必要猜拳,但劃拳也有青海規(guī)矩。
“酒令大過軍令”,規(guī)矩一經確定就得無條件執(zhí)行!氨O(jiān)拳”的執(zhí)壺監(jiān)督,“當關”的以拳守關,其余的要專心“觀拳”,不得三心二意,東拉西扯,這叫“喝酒端喝酒,不提馬旺有”“酒中不語真君子”。
和長輩劃拳前,先要給長輩“升盅兒”,且要雙手舉盅,恭敬有加,要長輩“雙雙兒喝上個”,這叫“免罪酒”。只有長輩吃了免罪酒,你才敢伸手較量。
和老人或長輩劃拳一定要用一只手托住另一只劃拳的手的腕兒才行。劃拳時掌心向上,手要平出平收,手出手回不得在半空里亂晃悠。青海人劃拳出指頭,講究“拳拳不離大拇指”,除了出“寶拳”外,決不容許捏掉大拇指出拳。
青海人以為,規(guī)矩和精美的拳要屬“官拳”,每拳四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喊出來抑揚頓挫,字字珠璣:“寶拳送你、一品當朝、二度梅開、三級連升、四季發(fā)財、五經魁首、六連順喜、七賢竹林、八仙慶壽、九盞蓮燈、十滿大堂”。
猜拳只是喝酒的一種方式,也有唱酒曲喝酒的。
酒曲中有一種接龍曲叫“飛鳳凰”,類似繞口令;揪涫沁@樣的:“我的紅鳳凰飛呀,我的紅鳳凰飛,我的紅鳳凰飛不起了讓給我的黃鳳凰飛”,在座的人都是鳳凰,只是用“紅黃綠白藍”等顏色來區(qū)別在座的人。如果唱的人唱錯了或接的人沒接著唱,如“紅”唱給“黃”,黃沒接著唱,就要喝酒。
現(xiàn)在還有發(fā)撲克牌喝酒等酒桌游戲,玩的不亦樂乎之間,酒也喝盡興了,青海人喝酒,有不醉不罷休的勢態(tài),只有把客人喝醉了,才算滿意。(文章來源:天下純糧)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yè)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lián)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