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股市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繼股價破百之后,山西汾酒再度刷新歷史高點。當日,山西汾酒每股股價盤中高達118.87元,收盤價為117.26元,較前一日上漲5.36%,創(chuàng)歷史收盤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漲幅32%,公司總市值突破千億,達1022億元。
山西汾酒成為繼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后,白酒板塊第五家總市值突破千億的上市公司。
有道是“股市是市場信心的反應”。觀察股票走勢能直觀發(fā)現(xiàn),近一月來,汾酒的股價穩(wěn)健持續(xù)上漲,可以說,這在整個白酒行業(yè)受疫情影響比較低迷的時刻,為所有白酒人都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在市值千億的背后,不難看出股民對汾酒的信任與信心,這個信心來自哪里呢?
信之魂:“酒魂信仰管理體系”的成功
巧合的是,5月13日上午,汾酒集團召開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這表面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其背后卻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據(jù)悉,此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是汾酒近十年首次召開的一場高規(guī)格文宣會議。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汾酒專職黨委副書記劉衛(wèi)華,汾酒副總經(jīng)理常建偉以及部分助理級以上領導,公司各二級黨組織書記、專職副書記,機關黨委所屬黨支部書記參加會議。
會上,汾酒黨委宣傳部部長、融媒體中心主任、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閆向兵作主題報告,李秋喜董事長作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實施汾酒集團211985中長期宣傳戰(zhàn)略”的重要講話,希望開創(chuàng)“文宣工作”新局面,開啟“文化為王”的汾酒復興時期!
千億市值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撐汾酒突飛猛進呢?記得2019年3月,李秋喜董事長發(fā)表了《關于百年來“文化汾酒”建設的回顧與思考》一文,業(yè)界影響頗大,洋洋灑灑五千字詳細論述了汾酒的“酒魂1346信仰管理體系”的建設,即:
一個定位:汾酒,酒魂;
三個源頭:汾酒是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
四大貢獻:汾酒是白酒產(chǎn)業(yè)的奠基者,傳承白酒文化的火炬手,白酒釀造技藝的教科書,見證白酒發(fā)展歷史的活化石;
六種精神:汾酒孕育了白酒人的“報國、誠信、創(chuàng)新、開放、堅韌、儒雅”精神。
“酒魂”的誕生,今年正好十周年,可謂意味深長。
2009年底,正式當選董事長的李秋喜為汾酒尋找突破,有了“汾酒,酒魂”品牌定位的雛形。2010年,經(jīng)過大量的文獻梳理,“酒魂信仰管理體系”正式推出,這是汾酒集團在歷史上一次明確了汾酒品牌的獨特定位和價值理論體系。
十年之中,我們看到,在“酒魂”理論體系框架之下,汾酒用“清香天下”構(gòu)筑了品類價值體系;用“標準”構(gòu)筑了質(zhì)量工藝體系;用“三個一”構(gòu)筑了產(chǎn)品線價值和價格矩陣體系;用“信仰營銷(管理)”構(gòu)筑了市場布局與營銷管理體系;用“新思維戰(zhàn)略”構(gòu)筑了思想動力與改革創(chuàng)新體系;用“文化汾酒”構(gòu)筑了超高端價值提升和復興戰(zhàn)略體系……
在“酒魂信仰”的推動下,汾酒一年一個臺階,令同行側(cè)目,不僅進了“百億俱樂部”,尤其到了2017年后,其“清香品質(zhì)”和“文化汾酒”均實現(xiàn)厚積薄發(fā),增速列全行業(yè)之首,再次引發(fā)“汾酒模式”的討論。
目前,正在不斷上升的股價也告訴我們“酒魂信仰管理體系”成功了。也正是汾酒骨子里散發(fā)出的“酒魂信仰”帶來的文化自信成為了股民信心的來源。
信之基:打造“中華母體香”的清香品質(zhì)
的產(chǎn)品和技藝是決定企業(yè)“文化長青”的基石。
清香型酒是白酒的源頭,早的香味是由幾百萬年前,黃土高原土層中的“植物孢粉和種子孢粉被雨水沖刷后自然形成”,有一種天然散發(fā)的淡淡的“花香味”和“果香味”。地球上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發(fā)現(xiàn)如此正宗的、天然的、神秘的清香之氣。
業(yè)界稱清香為“母體香”和“原生香”,并有“清香之前無白酒”的說法。汾酒是清香的鼻祖,南北朝時已經(jīng)稱“汾清”,是白酒的雛形。清朝以來,汾酒贏得“得造花香”之美譽。
“清香工法”世代傳承,創(chuàng)造出了一套科學成熟、自成一體的“1510品質(zhì)工藝體系”——即“一個軸心,五度品格,一清到底,十必秘訣”。而在高超“地缸發(fā)酵”工藝的基礎上,清香又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汾”以嚴于“標準”的內(nèi)控標準在舞臺大放異彩。
可以這樣說,清香汾酒以“中華母體香”之技藝風格,打造出了世界上“干凈、純正、健康、文化”的酒體,成為白酒的“香型軸心”。汾酒創(chuàng)造了清香,又通過清香衍生出醬、濃、芝、鳳等其他香型品類,然后把清香推薦到了舞臺。汾酒,不僅是白酒的“風格源頭”和“香型軸心”,還是白酒“品質(zhì)體系”的設計師和“品質(zhì)文化”的高地。
汾酒的清香品質(zhì)和清香文化得到公認,為人們對汾酒的信任打下牢固的基礎。
信之源:6000年汾酒史征服億萬“汾絲”
“深厚的歷史感是可以征服人心的”,汾酒正是這樣的品牌。
歷史往往折射出一個品牌成長的軌跡和真相,見證一個的歷久彌新和價值塑造。
1982年春,山西汾陽杏花村鎮(zhèn)發(fā)現(xiàn)了距今6000年仰韶時期的“小口尖底甕”。據(jù)考證,“酒”字就是從“小口尖底甕”象形變異而來的,而且是早的釀酒器具,是地缸發(fā)酵的雛形。從此,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和文化酒,便從黃河腹地走來。
北齊以后,汾酒在中華大地開啟了1500年成名史,1300年蒸餾史,300年品牌史,100年史。期間,唐朝杜牧的一首《清明》詩,把文化汾酒推向了一個家喻戶曉的高潮,成就了“杏花村,詩酒文化一村”的豐碑地位;作為“六朝御酒”,汾酒在唐朝時期依靠蒸餾技術奠定了白酒的基本工藝;到了清道光年間曹樹谷作的《汾酒曲》,再次把汾酒的品格地位推向;民國期間,汾酒的影響力無酒能比;新成立后,汾酒先后贏得“一國宴用酒”“四大名酒之首”“國家雙名酒”“四方結(jié)隊學汾珍”“六連冠汾老大” “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錄”等耀眼的成績和榮譽,盡顯“文化名酒一品牌”之風范和地位。
事實證明,6000年來,一部汾酒文化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白酒文化發(fā)展史,也是一部社會生活史,成就了汾酒無可匹敵的“歷史文化名酒”的高地,成為“中華文脈”不可分割的重要一支。汾酒以酒為介,以文載道,以文化酒,完成了“從酒文化到文化酒”的傳承、升級和打造,成為白酒的“歷史文化軸心”。
目前,在“文化自信,文化復興,文化致勝”的新時代,的汾酒文化礦藏“小荷才露尖尖角”,博大精深的“文化汾酒”用一句古典名句形容,也許并不為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事實上,正是這6000年“汾酒史”和10年“酒魂信仰管理體系”的開創(chuàng)與誕生,讓廣大股民和消費者對“文化汾酒”的信任、向往達到了空前的熱度和高潮。而且,可以預見,千億市值還只是一個開始,隨著“文化為王”時代的加速到來,汾酒的“復興大業(yè)”未來可期。(來源:智度名酒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