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鐵路警方接受采訪時表示:乘坐高鐵時,不得攜帶散裝白酒,可以攜帶封閉好的瓶裝白酒,至多6瓶,但是,如果白酒度數高于50度,則上限為2瓶。攜帶較多的可選擇托運。
近日,山西大同鐵路警方接受采訪時表示:乘坐高鐵時,不得攜帶散裝白酒,可以攜帶封閉好的瓶裝白酒,至多6瓶,但是,如果白酒度數高于50度,則上限為2瓶。攜帶較多的可選擇托運。
“春運”是一個與全國人民息息相關的一個話題,但這一次白酒卻搶了“春運”的熱度。
上述山西大同鐵路警方關于“白酒能帶多少的規(guī)定”瞬間引爆了網民的情緒,關于規(guī)定是否合理的討論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直至今日仍沒有完全平息。
有數據顯示,2月14日期間,關于#坐高鐵50度以上白酒每人只準帶2瓶#的話題搜索指數一度高達158,713,全網排名第46位。
對于此事,有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雖然與白酒行業(yè)本身不沾邊,既不是品牌宣傳又不是白酒市場銷售,但其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新的一年,白酒仍然是一個自帶流量的行業(yè),任何關于白酒的事情,都有可能被全國人民關注然后“放大”。對于白酒行業(yè)而言,這種來自社會“四面八方”的關注是好事又不是好事。
規(guī)定不清不楚,白酒被送上熱搜
以山西大同鐵路警方接受采訪一事為例,本是一次“規(guī)定解析”,但卻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梳理相關信息得知,目前參與此話題的網民中,一部分持支持、理解的態(tài)度,為了列車運行安 全,盡量不帶白酒產品上車再好不過;另一部分則是“理性解析”,認為山西大同鐵路警方所說的規(guī)定“不清不楚”,容易給消費者造成困擾。比如,瓶子大小為何沒有規(guī)定?兩個人帶4瓶酒但放在一個箱子里怎么算……等等問題。
一方面,山西大同警方關于白酒如何攜帶上車的規(guī)定確有值得繼續(xù)“深究、探討、改進”的地方,才有了后續(xù)的討論;另一方面,從事件的快速傳播、影響與引發(fā)的社會關注度來看,白酒產品又一次證明了,其確實是與當前國內大多數消費者日常工作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不管是居家自飲,亦或是走親訪友、商務宴請、家庭聚會等等,有需求的地方太多,所以格外受到關注。
白酒受關注是好事,但太過于受到關注的白酒品牌,也給了白酒品牌方、銷售方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與壓力,只做好自己本身的事情已經不夠了,還必須具備應對這種關注的能力,必須盡善盡美才能始終保持住品牌的高度與形象。
傳播快與高關注,白酒更需“小心發(fā)展”
從過去一年,白酒股市、白酒漲價、白酒停貨等等方面綜合來看,白酒熱已經不再局限于某個方面,而是貫穿“方方面面”。
在新的一年里,白酒會越來越熱也成為大部分業(yè)內人士的共識,大家一致認可的觀點是,隨著高端白酒產品不斷向“金融屬性”、“收藏價值”、“高端品牌”方向發(fā)力,白酒產品正從消費者的餐桌走向更多與消費者相關聯的領域,而且,雙方的關聯也越來越緊密,進而受關注度越來越高。
有業(yè)內專家表示,以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企業(yè)為代表,越來越多的白酒名優(yōu)品牌開始成為消費者格外關注的“對象”。
這種現狀有利有弊,消費者關注更多,意味著白酒品牌方的動作往往能在短時間內收獲大量的“流量”,并快速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傳播,為品牌宣傳效果“加分”。
但與之相應的是,一旦品牌自身有任何的“瑕疵”,同樣會迅速獲得關注,甚至是被消費者“痛批”,一旦無法在一時間“正確處理”,很有可能對品牌發(fā)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因此,進入新的一年,白酒生產企業(yè)、銷售企業(yè)應時刻“繃緊一根弦”,不但要時刻做好大事,更要時刻做好小事,謹慎決定,小心發(fā)展。(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