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貴州茅臺(甲辰龍年)生肖系列產品鑒賞會第二站走進歷史文化名城濟南,以“龍翔齊魯·濟濟神州”之名探尋城子崖里的“龍山文化”,在浙江“良渚文明”、洛陽“二里頭文明”之后,繼續(xù)訴說“守根護脈·禮敬中華”的茅臺生肖故事。
城子崖遺址,位于濟南市章丘龍山鎮(zhèn)龍山村東北。1928年的一個春天,年輕人吳金鼎路過龍山鎮(zhèn)城子崖,不經意間一彎腰,竟“撿”起了城子崖“龍山文化”。酒以成禮,山東是“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此次活動,通過“鑒賞會”走進遺址上的文化中國,便是以酒禮探尋歷史中的“龍”文化,從“龍”的根源出發(fā),將中華文化、龍文化、中國白酒文化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活動以“禮”為引,以龍山文化為核心思路,分為崇龍誦、水龍吟、飛龍引、問龍章、迎龍宴五大篇章。沉浸式光影藝術表演《水龍吟》貫穿全程,《“飛龍在天”端午起源》光影藝術短片及《龍脈相承匯流長河》《飛龍引》等節(jié)目依次上演,影像與舞蹈、音樂相融,“龍”的傳奇故事在這里生動演繹。
文化的傳承需以文化活動和文藝作品來展示;顒蝇F場以復刻魯國大玉璧為舞臺背景裝飾,以“緗葉色”為現場主色調,以大眾心中“龍”的形態(tài)為展示架,集中展示了多款茅臺生肖產品。此外,山東的“圣賢、豪杰、詩人、詞人、曲家、名師”也在此跨時空共飲,古老的文化傳承與現代的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體驗。茅臺生肖的“精·氣·神”與之相得益彰,“酒文化”的核心魅力也進一步挖掘和釋放。
龍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對龍寄托著美好的愿望和憧憬,每逢佳節(jié)盛會和人生喜事,人們都會通過舉行龍舞、龍燈、龍舟等民間活動,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
4500年前,龍山文化崛起于濟南城子崖遺址,精美陶器背后的發(fā)達農業(yè)水平,印證了人類走向文明社會,龍山文化就此成為華夏文明演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與中原文化的碰撞中孕育出二里頭文化及青銅文明,奠定了中華文化的禮樂基礎。
如今,貴州茅臺(甲辰龍年)生肖系列產品濟南鑒賞會再次在禮敬遺址文明中,探尋龍的起源及端午的源頭,探尋龍文化、酒禮儀的發(fā)展進程!皩垺敝链耍掷m(xù)挖掘茅臺的文化聚合力,既是尋覓華夏文明之足跡,亦是“龍茅”對華夏之禮敬。
一站一遺址,一酒一禮敬。接下來,貴州茅臺(甲辰龍年)生肖系列產品將繼續(xù)走進遺址上的中國,溯源華夏文明,在“守根護脈,禮敬中華”的文明之旅中,看到更立體的中國酒文化。(來源:茅臺融媒體中心)